教工之家
教工风采|林庆新:为北大工作是我的荣耀
2024-11-07
林庆新教授,1986年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138英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英语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英语系副系主任,是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138MTI 教育中心创始人之一,曾任副主任、主任。
2024年9月9日下午,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138工会来学院看望慰问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138在教育岗位工作满30年的教师,并与老师们亲切座谈,林庆新老师作为受北京市教育工会表彰的“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工作30年”的教师之一,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为北大工作是我的荣耀”
Q:林老师您好,请问您是如何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
我硕士阶段师从胡壮麟老师学习文学文体学,这门学科的核心是研究叙事文体和叙事模式,与文学叙事相关。在胡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硕士论文,题目是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洪堡的礼物》的文体学研究。我后来去港大读博也是胡老师为我写的推荐信,老师的指导和关心,使学生一直感恩入怀。
我读硕士时高校英文教师处于青黄不接状态,整个社会对于英语教师的需求很大,英语系当时是按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模式设计课程的。我们这届硕士生的课程包括英美文学、英语史、语义学、文学文体学、翻译研究、英语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等。毕业后,我留校教大学英语。1997年,我以在职读博的方式到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读完后即返回北大英语系任教。按1986年留校开始算的话,其实我已从教38年;即便扣除读博4年,我也从教34年了。北大培养了我,毕业后能够为北大工作,是我的荣耀,也非常情愿付出自己的努力,以回报母校的栽培。硕士毕业时,南方有所大学刚刚建立,李赋宁先生知道我是南方人,有意推荐过去任教。但北大这边也需要人,我思量再三还是选择了留校。
“关注后进,共同成长”
Q:在教师岗位上走过这三十多年,您在教学方面有什么体会?
北大学生的素质一贯比较优秀,学习能力强,做事认真。但与此同时,学生在专业水平上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在英语系,这种情况一直存在。以我自己为例,我也曾经是班里的后进生。刚入北大时,一个美国老师给我们做听写,我就听不懂,上外教的课也听不懂,内心会嘀咕:“会不会被北大开除啊“。记得英语作文课,同宿舍有一位同学经常在上课前半小时内匆忙写完,但每次都拿A,而我写一晚上也顶多拿个A-。
从教之后我也这个现象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我刚做班主任的那几年,发现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学起来比较吃力。记得曾经有一位高考成绩十分优异的本科生,英语是她唯一的弱项,她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她报考英语系就是要来这里啃这块硬骨头的。我当学生时听力跟不上,来自马来西亚的班主任方老师给了我很大鼓励,不仅帮我录制英语磁带,还建议我暂时不用去上课,先去听力室训练。果然,在听力室闭门练了一个月后再回到课堂,顿时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当班主任后,同样也对后进学生比较关心,除鼓励之外,下课后会给他们开点小灶,千方百计让他们跟上学习进度,确保一个人都不落下。
“打通中西,全面发展”
Q:咱们北大外院英语系的学生有什么优势?
就英语基础训练而言,我们英语系一直以来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以我为例,从本科到硕士毕业,这七年间一直都有写作课,每周都要写一篇作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更严,比如,小说课一周上百页的阅读量,常常会产生来不及完成阅读任务的紧迫感,但这会迫使我们逐渐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
此外,北大在通识教育方面很有优势,学生的知识较全面;英语系也一直秉承“君子不器”的教育理念。我读本科时的系主任是李赋宁先生,他特别强调打通中西,打通人文各学科。当时还没有实行学分制,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李先生不仅为我们安排了大量的西方语言文学方面的课程,而且还安排了不少中文系、历史学系及哲学系的课程,旨在培养中西融通的博雅之士。实行学分制后,英语系学生则有更多的选项,包括双学位及最近与中文系合作的联合培养项目等。
在课外,我们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及研究课题。我们的戏剧课及戏剧表演也很不错,记得曾经带学生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第一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并荣获冠军,咱们学生也获得去英国莎士比亚故居参访的机会,近距离欣赏莎士比亚戏剧。类似的课外活动及训练,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益处。
以身作则,立德树人
Q:您认为我们的英语翻译硕士专业有什么优势吗?
我们的优势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是学科交叉。我们和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老师很早就有合作,我们在全国首创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CAT(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的培养模式,把翻译训练和翻译技术两者结合起来,成为我们的一个特色。
第二点是全面发展。翻译学习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能力,而且涉及对两种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的掌握,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课程设置上,除专业实操课外,我们还设置了不少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学生也可以选修其他学院的课程,能接触到专业外的其他学科领域。2020年教育部的全国MTI评估中,我们获得了A+,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跟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138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密不可分。
第三点是我们的多层次翻译训练。除课程及实习外,我们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翻译,使学生尽快掌握翻译技能及熟悉行业规范。例如,我们跟历史系朱青生教授领导的团队合作翻译出版了《詹森十九世纪艺术史》,并和他们一起探讨艺术领域概念和术语翻译的标准化问题。最近几年,老师和学生组成“组合翻译”团队,与商务、三联、中译、后浪、草鹭等出版社机构签订了30多本书的翻译合同,目前已经出版了6本,其余也将陆续出版。当然,这些优势来之不易,跟诸多老师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好在我们翻译硕士班级较小,每届学生只有24人,小班教学及高质量的课外翻译活动成为了我们培养高端翻译人才的亮点。
和学生一起做“组合翻译”意味着老师在翻译过程中要起到指导和审校工作,需对全书译文进行逐句校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但回想起来,只要学生能得到有效的专业训练,这是非常值得的。立德树人,说到底就是要以身作则,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转型,直面AI挑战
Q:您对年轻老师有什么想说的吗?
现在的年轻教师专业能力都很强,能加入北大教师队伍都经过了千挑万选,各学院的招聘都瞄着世界一流人才。但AI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外语学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选择英语专业的学生比以前少了,我们面临的招生困难,恐怕与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会被AI取代相关,学生担忧的是学英语专业以后就业困难。其实,翻译并非我们培养计划中的重点,英语系侧重对学生的文学、文化及思想层面的培养,我们培养的是知识全面、融通中西文化精髓的博学通才,我认为这个目标在AI时代非但不落后,反而是优势,因为AI取代的是机械的“对等翻译”,但自身带有“指称脆弱性”AI生成式转换器恐怕无法取代有灵性、思想及情感的人际文化交流。英语系一直能紧跟英语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发展趋势,并长期在全球学科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我们教学的确处在一个发展转型时期。如何转型?AI时代学生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我们的教学应如何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恐怕我们老师,包括年轻老师,要对这些问题多加思索,调整好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AI时代必备的专业能力。
英语笔译专业因与翻译直接相关,面临的挑战更大。但总体思路是相同的,我们应该锚定高端人才的培养,说到底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的翻译能力、理解能力及辨识能力超越AI水平。在利用好AI提高翻译效率的基础上,译者需要有足够的鉴别力去判断AI输出的内容是否准确、合适。总之,我们需要把目标设定在培养熟悉社科、人文、科技发展脉络,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适应时代变化,AI无法取代的通才。
图|林庆新教授提供
文|倪丽慧、王乃懋